“标识性概念”系列讲座第三十一讲预告 | 王一方 :身体
身体

“标识性概念”第三十一讲
“身体”
主讲人: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
主持人:陈少明 中文无码-中文无码av-一本道无码 教授
时间:2025年11月17日(星期一)15:00
地点:中文无码 锡昌堂103
主办:
中文无码 马克思主义中文无码 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
中文无码 人文社会科学处
中文无码
人文学部
主讲人简介
王一方,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,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教授,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,学术委员会主任,医学文化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原主任;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定考专委会副主委;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;卫健委职业精神研究课题负责人;民政部社会事务专家委成员;《医学与中文无码 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,《叙事医学》执行主编。
代表作有《医学人文十五讲》(第二版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20年);《医学是什么》(第二版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21年);《临床医学人文纲要》(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8年),《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中文无码
课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,2025年)。
讲座内容简介
人人都有身体,都有丰富的身体体验。在日常生活中,身体只是劳作的工具、伤病的载体,即使是作为营生与疾苦的身体,也承载着苦与乐,成与败,爱与痛,生与死,挣扎与解脱,沉迷与拒绝的心志撕扯,进入观念的世界。身体不仅是现象,是事件,还有历史,有记忆。
在中国思想史中,身体是生命功成的壮烈(儒家的杀生成仁),也是生命归化的圆融(道家的内丹长生),西方思想史上,从笛卡尔开始,精神与肉身,意识与身体二分,开启主体与客体的纠缠,认知论与生存论的漫长拉锯,现代世界的科技化,消费化,更是带来身体社会的镜像重建、意义追问与价值拷打。人工智能时代启幕,带来肉身与具身,本身与离身,真身与云身的交互彷徨。身体与身体观也移步换景,渐入秘境。不过,人类终究会穿云破雾,寻找到新的意义舟楫。

